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要闻快递 > 正文
固原市“三重奏”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
2021-04-12 15:30:00    来源:彭阳党建网    编辑: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    字体: [][ ][ ]
2021-04-12 15:30:00

  2020年以来,固原市积极转变理念,探索创新,深入实施“五大人才工程”(即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工程、“名师名校名校长”培养工程、医疗人才“双优”工程、“六盘文化名家”提升工程、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),着力破解人才引不进、留不住、用不好等突出问题。

  重引进,唱响柔性引才主旋律。结合固原引才实际,打开视野,转变观念,大胆探索,打破“刚性”引才的传统思维模式,注重在柔性引才上下功夫。加强对外交流合作,探索推行“人才+基地+产业+项目”等模式,主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对接,柔性引进林业、草畜、马铃薯、冷凉蔬菜、小杂粮及养蜂等产业技术专家团队7个69人;促成固原一中与苏州十中、固原八中与加拿大伯克希尔高级中学、实验小学与北京海淀区图强二小等对接联谊,邀请教育名家、名师56人来固开展学术讲座、课改指导、名校评选等活动。深化闽宁、京宁等合作,先后与北京宣武医院、西京医院和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等10所区内外三甲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柔性引进中医骨伤名师韦以宗教授专家团队、安阿玥“安氏疗法”专家团队等4个专家团队定期来固服务,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王春辉等17名专家教授和高精尖医疗人才来固开展技术指导。通过柔性引才,为固原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。

  重培养,育强本土人才主力军。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,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领域创新创业,坚持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、项目支撑有机融合,建立以培养名师、名医、文化名家、农技专家、企业领军、农村“两个带头人”等为主要内容的本土人才培育体系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要,争取自治区党委组织部、农业农村厅项目支持10个1080.9万元,研究确定市级人才项目29个,通过项目带动,累计开展林草、马铃薯、冷凉蔬菜、特色小杂粮等培训384期,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、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等2万余人次。对新确定的100名“六盘名师”、30名“六盘名校长”进行重点培养,扎实推进51所“六盘名校”建设,新建“名师工作室”15个,推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升。充分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,初步建成泌尿外科、脊柱健康中心、肛肠病诊疗康复中心等15个重点特色科室,新建名医工作室8个,示范带动医疗人才水平提升。注重发挥文艺文化人才助推脱贫攻坚作用,先后举办文化人才培训班3期,培训各类文化文艺人才111名,举办研讨会4场次、文学讲座13场次,表彰《六盘山》文学奖获奖作家4名,文学新人2名,着力破解人才数量不多、质量不高等问题。

  重使用,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。制定《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若干措施》贯彻落实意见,建立完善鼓励人才向艰苦岗位流动的倾斜政策。健全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,优化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审批程序,取消主管部门和同级人社部门审核备案手续,通过采取个人申请和主管单位审核相结合的方式,打通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创新、在职创办企业制度障碍。进一步拓宽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,支持宁夏师范学院、宁夏农科院固原分院、固原职业技术学校及各级农技推广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,到涉农企业、村组、社区、社会组织兼职或离岗开展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,支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、退休人员、退役军人、第一书记、 农村青年、农村妇女等参与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,励各类农业龙头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研发机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等,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励创新业,服务发展,截止目前,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777名。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脱贫攻坚、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锻炼的力度,先后向全市794个行政村全覆盖选派驻村工作队,三轮选派第一书记2328名,强化人才服务基层导向,进一步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。

【编辑】:
【来源】:彭阳党建网